
【名词&注释】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变应原(allergen)、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病原体(pathogen)、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参考价值(reference valu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毒血症(toxemia)、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
[单选题]常作为测定抗原抗体最适比例的方法是
A. 絮状沉淀试验
B. 免疫浊度测定
C. 单向扩散试验
D. 双向扩散试验
E. 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下列肿瘤标志物中,脏器特异性最高的是
A. CA19-9
B. PSA
C. CEA
D. CA125
E. SA
[单选题]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
A. 癣病
B. 皮下组织感染
C. 皮肤黏膜、内脏感染
D. 毒血症(toxemia)
E. 真菌中毒症
[单选题]关于移植排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临床有多种类型
B. 急性排斥是其中的一种
C. 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是血管内凝血
D. 机制之一是DTH
E. 直接杀伤是机制之一
[单选题]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
A. 变应原成分被吸入后引起变态反应
B. 作为媒介生物传播疾病
C. 误食后引起消化道疾病
D. 作为病原体引起皮炎
E. 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血液细胞的染色体检验能协助血液病的诊断,下列染色体异常和疾病关联错误的是
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出现+8
B. 淋巴瘤可出现t(3;3)(q21;q26)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9
D.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可出现-7
E. 急性粒细胞部分成熟型可出现t(8;21)(q22;q22)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nzzg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