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核素显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恰当的方法是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6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半衰期(half-life)、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基本单位(basic unit)、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光电效应、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质量作用定律(mass action law)、不通过(fail to pass)、电离作用(ionization)

  • [单选题]核素显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的最恰当的方法是 ( )

  • A. 肝胶体显像
    B. 肝阳性显像
    C. 肝血池显像
    D. 肝胶体和肝血池联合显像
    E. 肝胆显像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呼吸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道和肺脏、胸廓(不包括膈肌)组成
    B.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上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C. 右肺共有3叶10个肺段;而左肺共有2叶8个肺段
    D. 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
    E. 上、下呼吸道分别仅有气体传导和气体交换的功能

  • [单选题]唾液腺显像局限异常放射性浓聚可见于
  • A. Sjogren综合征
    B. 混合瘤
    C. 囊肿
    D. 脓肿
    E. 淋巴乳头状囊腺瘤

  • [单选题]采用不通过(fail to pass)血脑屏障显像剂的脑静态显像中脑梗死阳性发现多见于起病后 ( )
  • A. 第1天内  
    B. 第1周内  
    C. 第2~4周 
    D. 第5周后 
    E. 第6周后

  • [单选题]PET探测射线依据的是
  • A. 电离作用(ionization)
    B. 荧光现象
    C. 感光效应
    D. 康普顿散射
    E. 光电效应

  • [单选题]核医学方法测定血容量的基本原理是
  • A. 物质转化示踪原理
    B. 质量作用定律(mass action law)原理
    C. 物质与射线相互作用原理
    D. 反稀释原理
    E. 核素稀释法原理

  • [单选题]短寿命的放射性废物的半衰期应小于
  •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2天
    D. 5天
    E. 15天

  • [单选题]癫痫在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rCBF)中的特征性表现为 ( )
  • A. 存在大小脑失联络现象
    B. 大脑皮质不同部位存在rCBF低灌注区
    C. 大脑皮质不同部位存在rCBF高灌注区
    D. 发作间期,病灶区,放射性减低,发作期病灶,放射性增高
    E. 发作间期,病灶区的放射性增高,发作期病灶区放射性降低

  • [单选题]肾静态显像不能用于直接显示
  • A. 先天性肾畸形
    B. 先天性肾缺如
    C. 肾萎缩
    D. 肾结石
    E. 肾脏位置异常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njoywl.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