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6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可信计算(trusted computing)、政府部门(government department)、采取措施(take measures)、存储容量(storage capacity)、大小写、可串行化调度(serializable schedule)、不可避免(inevitable)、热插拔功能、软件易用性、易用性测试(test of applicability)

  • [单选题]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板卡等
    B. 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服务
    C. 服务器的可用性用MTBF描述
    D. 服务器磁盘性能表现在磁盘存储容量与速度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不少FTP服务器都提供匿名FTP服务,若没有特别说明,匿名FTP账号为( )。
  • A. 匿名
    B. guest
    C. niming
    D. anonymous

  • [多选题]设有高校选课系统,需要对学校的系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学生选课信息进行管理。已知系(DEPT)信息包括系编号(DeptNO)、系名称(DeptName);教师(1'eacher)信息包括教师号(1'NO)、教师名(TName);课程(Course)信息包括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课程学分(Credit);学生(Student)信息包括学号(SNO)、学生姓名(SName)、学生性别(Sex)。选课系统的管理规则如下:
  • A. 一个系可聘用多名教师,一名教师只受聘于一个系;
    B. 一个系可有多名学生,一名学生只属于一个系;
    C. 一名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讲授;
    D. 一名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
    E. 学生选修完课程后,可获得相应课程的成绩。
    F. 请针对以上描述,完成下列设计内容:
    G. ①构建选课系统的E—R图。(要求图中的实体集名用试卷中给出的英文名,联系名用联系所关联的实体集名的首字母,字母间用“一”或“一”连接,大小写不限)
    H. ②根据所构建的E—R图,设计满足3NF的关系模式,并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码和外码。
    I. (要求关系模式名同实体集名或联系名,属性名用试卷中给出的英文名,大小写不限)

  •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属于软件易用性测试(test of applicability)关注的内容
  • A. Web应用软件是否支持不同厂商开发的浏览器
    B. 软件是否提供图形用户界面
    C. 软件提供的功能是否丰富
    D. 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软件的响应时间是否符合需求
    F.

  • [单选题]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异常检测与( )。
  • A. 误用检测
    B. 基于统计异常检测
    C.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D.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 [单选题](4) IEEE802.11定义了使用红外、调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的技术。IEEE802.llb定义了使用跳频与扩频的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 Mbps与(   )。
  • A. 100Mbps
    B. 54Mbps
    C. 11Mbps
    D. 10Mbps

  • [单选题]如果DBAS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一般场合,可将级别定位在______。
  • A. A级
    B. B级
    C. C级
    D. D级
    G.

  • [单选题]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人技术,使用户可以在——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连接。
  • A. 2
    B. 2.1
    C. 2.3
    D. 2.4

  • [单选题]下列关于软件测试风险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 A. 任何项目都存在风险,软件测试也不例外
    B. 风险管理可分为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风险评估又可分为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
    C. 风险是指已经发生了的给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带来坏的影响的事情
    D. 风险识别和分析后,就可以指定对应策略和对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了。
    G.

  • [单选题]下面各项中,用来解决“一个并发调度是否正确”问题的选项是——。
  • A. 串行调度
    B. 并发事务的可并行化
    C. 并发事务的可串行化
    D. 并发事务的有效调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n3yr73.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