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线粒体(mitochondria)、光吸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胆红素(bilirubin)、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glucuronyl transferase)、不正常
[填空题]患者女性,56岁。因"皮肤发黄和尿黄"曾入住过传染病医院。近1个月来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巩膜黄染,肝肋下4.5cm,ALT63U/L,AST57U/L,总胆红素(bilirubin)205μmol/L,直接胆红素(bilirubin)172μmol/L,血清IgG26.8g/L,AFP12μtg/L,HBsAg(-),HBV-DNA阴性。
如果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阳性,同时抗肝可溶性抗原抗体阳性,可考虑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可引起淀粉酶升高的疾病是 ( )
A. 胃炎
B. 腹部疾患
C. 腮腺炎
D. 肾功能不全
E. 肝炎
[多选题]蛋白质在280 nm波长处有光吸收峰,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A. 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液被稀释
B. 营养不良
C. 消耗增加
D. 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
E. 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多
[多选题]与新生儿溶血病相关的血型是( )
A. ABO血型
B. 血型不稳定
C. Rh血型
D. 白细胞型
E. MN血型
[多选题]苯巴比妥类药物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bilirubin)的机制是( )。
A. 诱导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glucuronyl transferase)的生成
B. 减低血浆清蛋白,使运输形式的游离胆红素(bilirubin)减少
C. 刺激肝细胞合成更多的Y蛋白和Z蛋白
D. 改变未结合胆红素(bilirubin)的分子构型
E. 使UDP-葡萄糖醛酸供应增加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wwz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