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下列有关血浆清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3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地西泮(diazepam)、丙酮酸、氯丙嗪(chlorpromazine)、糖酵解(glycolysis)、可维持(tenability)、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al osmotic pressure)、粘固剂(cements)、第三阶段(the third stage)、甘油醛(glyceraldehyde)

  • [单选题]下列有关血浆清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量相对较小,在血浆中含量最多
    B. 表面带有大量正电荷,能使水分子凝集在其表面
    C. 可运输游离脂肪酸
    D. 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al osmotic pressure)
    E. 并不参与血液凝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以下关于粘结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粘固剂(cements)厚度成反比
    B. 与粘固剂(cements)稠度成正比
    C. 与粘结面积成正比
    D. 与技术操作有关
    E. 与粘结剂性能有关

  • [单选题]损害肝脏最强的药物是
  • A. 氯丙嗪
    B. 地西泮(安定)
    C. 甲喹酮(安眠酮)
    D. 苯巴比妥
    E. 甲丙氨酯(眠而通)

  • [单选题]不属于唇裂的流行病学特点的是
  • A.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
    B. 目前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C. 唇裂常与腭裂伴发
    D. 男性多于女性
    E. 右侧多于左侧

  • [单选题]糖酵解的代谢顺序正确的是
  • A. 第一阶段为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转变为丙酮酸
    B. 葡萄糖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不需要ATP
    C. 第三阶段(the third stage)为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D. 葡萄糖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生成ATP
    E. 第二阶段为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wwo9ro.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