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甲状旁腺腺瘤的特征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1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s)、自由电子(free electron)、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右心室(right ventricle)、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研制成功(successfully developed)、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

  • [多选题]甲状旁腺腺瘤的特征包括

  • A. 80%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
    B. 多见于女性
    C. 常累及单个腺体
    D. 主要症状(main symptoms)为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骨质疏松、脱钙及骨折
    E. 多为圆形、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内部血流丰富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放射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有效剂量在
  • A. lOOmSv
    B. 150mSv
    C. 200mSv
    D. 250mSv
    E. 300mSv

  • [多选题]脊柱摄影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心线入射方向应适应各种脊柱弯曲的形态
    B. 骶尾骨摄影前应先行排便
    C. 包括邻近且有明确标志的椎骨
    D. 腰椎摄影应注意生殖器官的防护
    E. 胸椎侧位应将上部胸椎置于阳极侧

  • [多选题]单心室的主要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 A. 单心室腔内的血液只进入主动脉
    B. 单心室腔内的血液只进入肺动脉
    C. 单心室腔内的血液进入两大动脉
    D. 单心室腔内的动静脉血流混为一体
    E. 双心房的血流均进入单一心室腔

  • [多选题]某患儿,有发绀。查体: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有A、发绀为主要临床表现
  • A. 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增强
    B. 房间隔缺损
    C. 室间隔缺损
    D. 主动脉增宽
    E. 主动脉前移骑跨于室间隔之上
    F. 肺动脉狭窄
    G. 右心室肥厚
    H. 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可显示漏斗部下方异常增厚的肌束或隔膜
    I. 右心室流出道局部狭窄时,在狭窄远端与肺动脉瓣之间可见到相对较宽的第三心室
    J. 右心室流出道记录到双期湍流频谱
    K. 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CDFI呈五彩镶嵌血流信号
    L. 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
    M. 肺动脉干狭窄
    N. 胸骨上窝扫查不能提高肺动脉及分支的显示率
    O. 法洛三联症
    P. 法洛五联症
    Q. 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
    R. 右心室双出口
    S. 主动脉窦瘤
    T. 永存动脉干

  • [多选题]当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的能量大于其结合能时,电子将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离开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激发和电离都使原子的能量状态升高,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而不稳定。关于电子的结合力,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 A. 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连续的
    B. 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
    C. 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Z越高,结合力越强
    D. 核内正电荷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E. 原子处于最高能量状态叫基态
    F. 当原子吸收一定大小的能量后过渡到基态
    G. n=2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一激发态
    H. 当原子中壳层电子吸收的能量小于其结合能时,电子将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I. 激发就是电离

  • [多选题]脑脊液的循环途径为
  • A. 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B. 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C. 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上矢状窦
    D. 左、右侧脑室→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E. 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第四脑室→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 [多选题]人体MRI最常用的成像原子核是
  • A. 氢原子核
    B. 钠原子核
    C. 钙原子核
    D. 磷原子核
    E. 铁原子核

  • [多选题]第一台CT是哪一年研制成功(successfully developed)
  • A. 1971年9月
    B. 1971年10月
    C. 1972年4月
    D. 1974年11月
    E. 1979年8月

  •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内耳膜迷路造影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关准备:注意体位摆放标准,所有重建图像标准化
    B. 线圈选头部正交线圈、环形表面线圈
    C. 分别在冠状和矢状位图上桥小脑角处设定横断面内耳成像图
    D. 脉冲序列采用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获取重T1WI
    E. 图像后处理原始图像经MIP重建,显示内耳的立体形态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qygd0.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