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链霉素(streptomycin)、破伤风(tetanu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氯乙酸(chloroacetic acid)、负电荷(negative charge)、外周血血小板(peripheral blood platelet)、微绒毛(microvilli)、正电荷(positive charge)、阴性反应(negative reaction)
[单选题]为了及时培养出脓肿中的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应该将标本至少接种几块血平板上,于不同环境下培养
A. 1块
B. 2块
C. 3块
D. 6块
E. 8块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HIV感染需要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哪种特异受体分子相结合
A. CD1
B. CD2
C. CD3
D. CD4
E. CD5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又被称为“绒毛型细胞”
A. T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浆细胞
E. B淋巴细胞
[单选题]支原体感染首选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磺胺类药物
D. 甲硝唑
E. 链霉素
[单选题]关于卡他莫拉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B. 存在于健康人群的上呼吸道
C. 氧化酶阳性
D. 不发酵葡萄糖
E. 多数产DNA酶
[单选题]MPV变化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A. MPV减低提示有出血倾向
B. 白血病缓解期MPV增高
C.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时MPV减低
D. MPV越小,骨髓受抑越严重
E. MPV持续低,说明感染未控制
[单选题]关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取决于通过物质的分子量及所带电荷
B. 物质分子量越小越容易通过
C. 带正电荷(positive charge)的物质较容易通过
D. 球蛋白较容易被滤过
E. 葡萄糖可自由滤过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
B. 第3~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
C. 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
D. 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
E. 第1病日开始出现,第10病日达高峰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中的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呈阳性反应,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negative reaction),此化学染色为
A.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C.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单选题]破伤风杆菌血平板37℃培养48h
A. 凸起、灰白、半透明、边缘不整齐
B. 凸起、灰白、不透明、边缘不整齐
C. 扁平、金黄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
D. 扁平、灰白、半透明、边缘不整齐
E. 扁平、灰白、半透明、边缘整齐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ox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