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s)、链激酶(streptokinas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thalassemia)、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elliptocytosi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红细胞膜缺陷
[单选题]白细胞分类时,漏出液以哪种细胞为主
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淋巴细胞伴少量红细胞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当某测定值陷落在该总体±2SD的范围内时,其可信限的范围是( )
A. 0.6356
B. 0.90
C. 0.95
D. 0.99
E. 1
[单选题]在无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大肠埃希菌
C. 结核分枝杆菌
D. 副溶血性弧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浆细胞特点的是
A. 胞核偏位
B. 可见核旁淡染区
C. 胞质有泡沫感
D. 内可见Auer小体
E. 核染色质浓密成块,排成车轮状
[单选题]红细胞中氧化型物质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A. Hb可自然氧化为MHb
B. Hh可被药物直接或间接氧化为MHb
C. 血红蛋白经常被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氧化产物氧化成MHb
D. GSH也可氧化成GSSG
E. 基因突变产生
[单选题]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 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 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 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 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单选题]某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复查患者,近期出现进行性脾大,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占25%,考虑其可能处于
A. 慢性期
B. 加速期
C. 急变期(急粒变)
D. 急变期(嗜碱性粒细胞变)
E. 急变期(急单变)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使用链激酶、尿激酶作溶栓治疗时,可用 TT 作监护指标
B. 凝血酶时间延长是指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
C. 抗凝血酶活性增高见于血友病及白血病的急性出血期
D. 抗凝血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
E. 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
[多选题]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抵抗力的一个半定量试验,其结果增高可见于( )。
A.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ojw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