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不可逆性、失代偿性失血性休克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7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可逆性(reversibility)、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onocytic leukemia)、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完全相同(completely identical)、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颗粒状(granular)

  • [单选题]不可逆性、失代偿性失血性休克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A. 毛细血管液体回流增加
    B. 代谢性碱中毒抑制心肌收缩
    C. 肾素释放增加
    D. 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性消失
    E. 血管加压素释放增加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
  • A. 无明显差异
    B. 明显差异
    C. 程度不同差异
    D. 完全相同(completely identical)
    E. 基本相同

  • [多选题]葡萄糖耐量试验标本的标准采集方法是( )。
  • A. 共采血5次,分别是空腹,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
    B. 口服75g葡萄糖,混入250ml饮用水中,5分钟内喝完
    C. 口服50g葡萄糖,混入250ml饮用水中,5分钟内喝完
    D. 采血前一周每日主食不低于200g
    E. 采血当天空腹,禁止激烈运动

  • [多选题]下列哪项可作为DIC发生时补充凝血因子的治疗
  • A. 新鲜全血
    B. 贮存的全血
    C. 新鲜血浆
    D. 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
    E. 血小板悬液

  • [单选题]类白血病反应伴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最常见于
  • A. 急性溶血或出血
    B. 急性化脓菌感染
    C. 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D. 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
    E. 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

  • [多选题]下列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这些患者的带状疱疹患病率类似于霍奇金淋巴瘤或其他类型的恶性淋巴瘤病者的发病率
    B. 这些患者产生抗体的能力受损
    C. 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D. 除带状疱疹外,对其他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常高于正常人
    E. 这些患者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 [单选题]抑制凝血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是
  • A. 抗凝血酶Ⅰ(ATⅠ)
    B. 抗凝血酶Ⅱ(ATⅡ)
    C. 抗凝血酶Ⅲ(ATⅢ)
    D. 抗凝血酶Ⅳ(ATⅣ)
    E. 抗凝血酶Ⅴ(ATⅤ)

  • [单选题]某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POX(+),NA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granular)阳性,α-NBE(-),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 急性红白血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lq8yo.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