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男,12岁,癫痫,1年前蛛网膜下腔出血,CT示右颞叶前部有斑点样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7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多发性神经炎(polyneuritis)、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阻断剂(blocker)、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递质共存(coexistence of transmitters)、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突触前神经末梢(presynaptic nerve teminal)

  • [单选题]男,12岁,癫痫,1年前蛛网膜下腔出血,CT示右颞叶前部有斑点样高密度,中度强化并见曲张血管,诊断为( )。

  • A. 海绵状血管瘤
    B. 星形细胞瘤
    C. 动静脉畸形
    D. 少枝胶质细胞癌
    E. 结核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列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活动是(  )。
  • A. 发生器电位
    B. 感受器电位
    C.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D.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 峰电位

  • [单选题]仪器参数变动不包括(  )。
  • A. 滤波及陷波
    B. 灵敏度
    C. 扫描速度
    D. 阻抗
    E. 温度

  • [单选题]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炎(  )。
  • A. 交叉型感觉障碍
    B. 内囊型感觉障碍
    C.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D. 神经根型感觉障碍
    E. 末梢型感觉障碍

  • [单选题]下列判定神经递质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 A. 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该递质
    B. 合成的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 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并可被相应的酶破坏或被回收
    D. 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
    E. 突触前神经末梢(presynaptic nerve teminal)只能释放一种递质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kxdn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