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溶菌酶的杀菌机理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7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外毒素(exotoxin)、外源性(exogenous)、破伤风(teta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抗毒素(antitoxin)、大肠菌(intestinal bacteria)、寄生菌(parasitic fungi)、甲型溶血性链球菌(alph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三苯甲基(triphenylmethyl)

  • [单选题]溶菌酶的杀菌机理是:

  • A. 干扰菌细胞壁交联桥的合成
    B. 干扰二氨基庚二酸的活性
    C. 破坏聚糖骨架上四肽侧链的连接
    D. 干扰菌细胞核质的活性
    E. 破坏菌壁多糖骨架β-1、4键的连接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鲜禽样品下列哪项检验不用做
  • A. 细菌总数
    B. 大肠菌(intestinal bacteria)
    C. 沙门菌
    D. 志贺菌
    E.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 [单选题]分离培养螺旋体时需用Korthof培养基其中含有
  • A. 5%的羊血清
    B. 10%的兔血清
    C. 10%的羊血清
    D. 5%的兔血清
    E. 1%的牛血清

  • [单选题]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测定化妆品菌落总数时,为了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和菌落在培养基中加入TTC溶液后的判定标准为
  • A. 培养后菌落呈蓝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B. 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C. 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蓝色
    D. 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红色
    E. 培养后菌落呈紫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 [单选题]属于胞内寄生菌(parasitic fungi)的是:
  • A. 大肠埃希菌
    B. 痢疾志贺菌
    C. 麻风分枝杆菌
    D. 破伤风梭菌
    E. 霍乱弧菌

  • [单选题]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形成溶血环
    B. 可引起β溶血
    C. 溶血环完全透明
    D. 也称作α溶血性链球菌
    E. 致病性强

  • [单选题]甲型溶血性链球菌(alph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 A. α溶血
    B. β溶血
    C. γ溶血
    D. δ溶血
    E. ε溶血

  • [多选题]厌氧芽胞梭菌属致病菌:
  • A. 革兰染色阳性
    B. 无荚膜
    C. 产生外毒素,致病性强
    D. 引起外源性感染
    E. 治疗需应用抗毒素和抗生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gvvn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