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额叶一侧损害(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7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完全性(complete)、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精神异常(psychosis)、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用药治疗、侧脑室脉络丛(plexus chorioideus ventriculilateralis)、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单选题]额叶一侧损害(  )。

  • A. 下肢单瘫
    B. 交叉性瘫
    C. 上肢单瘫
    D. 偏瘫
    E. 截瘫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与脊髓的第7胸节相对应的椎骨是(  )。
  • A. 第5胸椎体
    B. 第6胸椎体
    C. 第7胸椎体
    D. 第8胸椎体
    E. 第9胸椎体

  • [单选题]抗癫痫药物的用药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
  • A. 药物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痫性发作的类型
    B. 口服药物剂量均自低限开始
    C. 效果不佳时亦可暂不增量,如不能控制再渐增量
    D. 停药必须通过缓慢减量
    E. 出现不良反应时不论其轻重,任何药物均应马上停用

  • [单选题]睡眠诱发应至少记录到(  )。
  • A. 浅睡期(Ⅰ、Ⅱ期)
    B. 入睡过程和深睡期
    C. 深睡期
    D. 入睡过程和浅睡期(Ⅰ、Ⅱ期)
    E. REM期

  • [单选题]下列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活动是(  )。
  • A. 发生器电位
    B. 感受器电位
    C.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D.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 峰电位

  • [单选题]三叉神经痛的好发年龄为(  )。
  • A. 10~20岁
    B. 21~30岁
    C. 31~40岁
    D. 40岁以上
    E. 60岁以上

  • [单选题]下列为化学突触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前膜较一般的神经元膜厚
    B. 后膜具有特异受体
    C. 突触间隙内含黏多糖和糖蛋白
    D. 前膜内侧有致密突起
    E. 突触间隙宽约90~100nm

  • [单选题]吸收脑脊液的主要部位是(  )。
  • A. 蛛网膜
    B. 侧脑室脉络丛(plexus chorioideus ventriculilateralis)
    C. 脑膜
    D. 蛛网膜颗粒
    E. 脑实质

  • [单选题]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特征是(  )。
  • A. 发作性昏睡
    B. 发作性抽搐及意识障碍
    C. 发作性精神症状可伴有自动症及意识障碍
    D. 持续存在的精神异常并且发作性加重
    E. EEG上易发现棘慢波

  • [单选题]大脑皮质运动区病变引起的瘫痪多表现为(  )。
  • A. 单瘫或不均等偏瘫
    B. 完全性均等性偏瘫
    C. 交叉性瘫
    D. 四肢瘫
    E. 截瘫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dgl04.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