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三国演义》(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托尔斯泰(tolstoy)、春秋时期(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名人传》、“星期五”、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宠辱不惊、好逸恶劳(indolence)、淋漓尽致(incisively and vividly)
[单选题]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 《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 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 《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12.
A. room
B. school
C. park
D. garden
[单选题]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的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鼢》讽刺好逸恶劳(indolence),《蚂蚁和蝉》嘲笑吹牛皮说大话,《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
B. 《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C.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incisively and vividly)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D. 《名人传》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作家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单选题]We must drive _______ the traffic regulations.
A. with
B. as
C. to
D. /
[单选题]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今安在(哪里)
B.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 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章的结构是:总—分。
B. 文章引用《红楼梦》的故事论证了中心论点。
C. 萨班哲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他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
D. 第⑸段画线句中的“总”字,强调了“生命平衡的力量”贯穿人的一生。
[单选题]____early,andyouwon'tbelateforschool.
A. Turndown
B. Turnup
C. Getup
D. Getdown
[单选题]44.—Did you call Sara back?—I didn’t need to,_________we’ll have a meeting together tonight.
A. though
B. unless
C. because
D. if
[单选题]7. If I _______ you,l_______ take an umbrella with me.
A. was ; should
B. was ; would
C. were ; will
D. were ; would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7we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