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6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卡那霉素(kanamycin)、科学安排(scientific arrangement)、庆大霉素(gentamicin)、肠粘连(intestinal adhesion)、林可霉素(lincomycin)、胞外酶(extracellular enzyme)、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多粘菌素B(polymyxin b)、细菌性腹膜炎(bacterial peritonitis)

  • [单选题]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

  • A. 破坏特异性抗体
    B. 破坏非特异性抗体
    C. 破坏抗菌药物
    D. 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
    E. 防止血液凝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统计设计就是
  • A. 调查设计
    B. 实验设计
    C. 对数据收集的设计
    D. 对数据分析的设计
    E. 对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

  • [单选题]链球菌不能产生的酶或毒素是
  • A. 溶血素
    B. 链激酶
    C. 致热外毒素
    D. 链道酶
    E. CT毒素

  • [单选题]女,25岁,有肺结核病史。主诉:发热的同时有乏力、纳差、消瘦、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腹壁柔软。腹部超声波检查发现不规则的液平,胃肠钡餐X线检查及腹部平面有肠梗阻、肠粘连、散在钙化点等征象。腹腔液实验室检查发现抗酸杆菌。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 细菌性腹膜炎(bacterial peritonitis)
    B.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
    C. 阑尾炎
    D. 肠伤寒
    E. 肠道肿瘤

  • [单选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之间的关系
  • A. 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 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E. 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

  • [单选题]关于结核分枝菌生物学特性,错误的是
  • A. 抗酸染色呈红色
    B.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C. 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
    D. 耐酸碱,在6%硫酸和4%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存活30min
    E. 耐煮沸,100℃15min才死亡

  • [单选题]卵黄双抗培养基中的双抗为 ( )
  • A. 青霉素和链霉素
    B. 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C. 新霉素和卡那霉素
    D. 四环素和庆大霉素
    E. 林可霉素和万古霉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64lo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