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放射性防护监测的对象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胃溃疡(gastric ulcer)、甲状腺(thyroid)、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胃切除术(gastrectomy)、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食管炎(esophagitis)、老年期(period of decrepitude)、氢原子(hydrogen atom)、短时间(short time)

  • [单选题]放射性防护监测的对象包括

  • A. 防护用具的污染情况
    B. 工作场所的污染情况
    C. 放射防护屏蔽效果
    D. 核素治疗患者的活动
    E. 以上均正确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可以统称为核子的是
  • A. 氢原子(hydrogen atom)
    B. 氦原子
    C. 氧原子
    D. 质子和中子
    E. 电子和光子

  •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十二指肠胃反流 ( )
  • A. 胃溃疡
    B. 慢性胃炎
    C. 功能性消化不良
    D. 胃切除术后
    E. 反流性食管炎(esophagitis)

  • [单选题]有关甲状腺的解剖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甲状腺位于颈前下部正中
    B. 甲状腺形态呈"H"形,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峡部相连
    C. 正常成人甲状腺重量约30~40g
    D. 两叶高度分别约为4~5cm,宽约2~2.5cm
    E. 新生儿甲状腺重约1.5g,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大

  • [多选题]亲心肌梗死显像的临床应用 ( )
  • A.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B. 急性心肌梗死大小及预后的估计
    C. 不稳定性心绞痛
    D. 心肌炎的评价
    E. 心脏移植病人的评价

  • [单选题]血栓形成的概念是
  • A. 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B. 心腔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C. 活体心腔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某些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D. 心腔或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E. 心腔或血管内血液某些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 [单选题]关于心肌顿抑,下列正确的是
  • A. 严重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功能立即恢复
    B. 严重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功能数小时、数周后可自行恢复
    C. 慢性长期低灌注条件下,局部血流改善后,心肌细胞功能可立即恢复
    D. 慢性长期低灌注条件下,局部血流改善后,心肌细胞功能数小时、数周后可自行恢复
    E. 以上均不对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3d6pl.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