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C-反应蛋白合成的器官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7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胃黏膜(gastric mucosa)、破伤风(tetanu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猩红热(scarlet fever)、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肺炎球菌(pneumococcus)、糖异生途径

  • [单选题]C-反应蛋白合成的器官为

  • A. 肾脏
    B. 心脏
    C. 肝脏
    D. 脑
    E. 甲状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FAB分型法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L1型的标准之一是
  • A. 原淋巴细胞胞浆量较多
    B. 大原淋巴细胞占80%以上
    C. 小原淋巴细胞占80%以上
    D. 原淋巴细胞染色质细致均匀
    E. 原淋巴细胞核仁清晰可见,1~3个

  • [单选题]培养幽门螺杆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 A. 血液
    B. 尿液
    C. 骨髓
    D. 胃黏膜组织
    E. 粪便

  • [单选题]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中固相抗原竞争法测定CEA,若标本中CEA量越多,则
  • A. 形成的固相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越少
    B. 形成的固相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越多
    C. 待测的标本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越少
    D. 游离的固相抗原越少
    E. 游离的标记抗体越多

  • [单选题]当肠道吸收入血的葡萄糖浓度增高时,肝脏迅速将葡萄糖转化成( )
  • A. 果糖
    B. 糖原
    C. 半乳糖
    D. 6-磷酸果糖
    E. 糖异生途径

  • [单选题]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 A. 风疹感染期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
    C. 百日咳感染期
    D. 猩红热感染期
    E. 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

  • [单选题]退行性核左移提示
  • A. 机体的反应性强
    B.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C. 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D. 预后良好
    E. 感染程度较轻

  • [单选题]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毒素,这种现象称为
  • A. 转导
    B. 转化
    C. 结合
    D. 溶原性转换
    E. 原生质体融合

  • [单选题]排列成栅栏状或呈L、Y等宇母形状的细菌是
  • A. 破伤风杆菌
    B. 炭疽芽孢杆菌
    C. 白喉棒状杆菌
    D. 结核分枝杆菌
    E. 空肠弯曲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03jpy.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