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利多卡因(lidocaine)、房室传导阻滞、地西泮(diazepam)、永久性(permanent)、重要作用(an important role)、心电图异常(abnormal ecg)、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心得安(propranolol)、洋地黄制剂(digitalis)、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单选题]ST段下移总负荷的计算公式为
A. ST段下移次数×ST段下移程度
B. ST段下移程度×ST段下移持续总时间
C. 每次ST段下移程度×每次ST下移持续时间
D. ST段下移次数×ST段下移时间
E. 24小时的ST段下移总和除以ST段下移次数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心功不全并发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最好的治疗是
A. 地西泮
B. 奎尼丁
C. 利多卡因
D. 快速洋地黄制剂(digitalis)
E. 心得安(propranolol)
[单选题]初次发作的心房颤动且在24~48小时以内称为
A. Ⅰ型和Ⅱ型
B. 急性心房颤动
C. 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
D. 常见型和少见型
E. 单源性和多源性
[单选题]关于心室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B. 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C. 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
D. 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E. "粗大型心室颤动"的患者容易除颤成功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缺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室间隔缺损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B. 可出现双侧心室肥大
C. 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D. 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E. 以膜部缺损最多见
[单选题]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 PR间期逐渐延长
B. RR间距逐渐缩短
C. PR间期的增量逐次减少
D. 含受阻P波的长RR间距<2倍短RR间距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
A. 窦性停搏
B. 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 心室扑动
E. 心室颤动
[单选题]测量ST段偏移量的参考水平应是
A. J点
B. P波起始部
C. QRS波群起始部
D. TP段
E. TU段
[单选题]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判断标准是
A.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
B.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0.05~0.1mV,持续1分钟以上
C. 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D. 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mV
E.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单选题]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
A. 全部心房肌
B. 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C. 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
D. 心室肌
E. 普肯耶纤维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ygd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