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3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尿蛋白(urine protein)、广泛性、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中间环节(intermediate link)

  • [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A.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B. 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C. 血小板功能异常
    D.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E. 血小板结构异常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DI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不能截然分开
    B. 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C. DIC是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
    D. 急性早期常见的是血液呈高凝状态
    E. 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 [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 A. 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
    B. 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C. 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
    D. 女性多于男性
    E. 病程常大于1年

  • [单选题]以下有关尿液管型,错误的是
  • A. 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
    B. 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C. 脂肪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
    D. 蜡样管型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
    E. 颗粒管型主要见于肾实质性病变

  • [单选题]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 A. 心肌梗死
    B.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C. 糖尿病
    D. 缺血性中风
    E. 深静脉栓塞形成

  • [单选题]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时,理想的PBMC层位于
  • A. 血浆层顶部
    B. 局限在血浆层
    C. 血浆与分离液交界处
    D. 分离液中部
    E. 分离液底部

  • [单选题]干化学测定球蛋白的敏感性为清蛋白的
  • A. 100倍
    B. 10倍
    C. 1倍
    D. 1/50~1/10倍
    E. 1/100~1/50倍

  • [单选题]临床中HCG的快速检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 ELISA
    B. 荧光免疫技术
    C.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D.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E.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xlyv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