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局部脑血流量的调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2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股骨头(femoral head)、放射性(radioactivity)、合并症(complication)、弥漫性(diffuse)、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小动脉(arterioles)、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脑血管收缩(cerebral vascular contraction)、极为重要(extreme importance)

  • [单选题]局部脑血流量的调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

  • A. 改变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
    B. 改变局部葡萄糖浓度
    C. 开放局部吻合支
    D. 改变小动脉阻力
    E. 改变局部氨基酸浓度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骨显像中,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以下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
  • A. 早期改变为患侧股骨头区放射性分布减低
    B. “炸面圈”征象是坏死中期改变的典型表现
    C. 坏死晚期表现为明显的异常放射性浓聚
    D. 如果头/干比值明显增高,就可以十分肯定坏死诊断
    E. 坏死晚期的合并症为骨性关节炎,出现髋臼放射性浓聚

  • [单选题]有关脑血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尽管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然而流经脑的血流量基本保持相对恒定
    B. 血压下降、血供不足,脑组织局部代谢产物积聚,引起血管舒张
    C. 血压升高、血流增多,代谢产物被清除,引起脑血管收缩(cerebral vascular contraction),脑血流量减少
    D. 血压下降、血供不足,脑组织局部代谢产物积聚,引起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
    E. 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在保证脑血液供应上极为重要(extreme importance)

  • [单选题]下列有关PET 2D和3D采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2D采集时只允许同一环内的探测器形成符合线
    B. 3D采集时同环和跨环的探测器之间形成符合线
    C. 2D采集的灵敏度远远高于3D采集方式
    D. 3D采集的衰减校正比2D采集更为简单
    E. 2D只能获取平面图像,3D采集可以获取三维图像

  • [单选题]判断炎症病灶的主要影像依据是
  • A. 间断出现的局部放射性增高
    B. 间断出现的局部放射性减低
    C. 持续存在的局部放射性增高
    D. 持续存在的局部放射性减低
    E. 弥漫性放射性增高或减低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vvnod.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