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漏出液的形成机制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8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细菌性(bacterial)、败血症(septicemia)、染色质(chromatin)、毛细血管(capillary)、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al osmotic pressure)、常见致病菌(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细胞组织(cell tissue)、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破伤风杆菌(bacillus tetani)

  • [多选题]漏出液的形成机制有

  • A. 毛细血管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增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淋巴回流受阻
    D. 细菌性炎症感染
    E. 水钠潴留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早幼粒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胞体直径10~18μm
    B. 核大偏位,染色质较细致
    C. 核仁明显
    D. 胞浆中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A颗粒)
    E. 核周淡染区

  • [单选题]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恶变称为
  • A. 瘤
    B. 肉瘤
    C. 母细胞瘤
    D. 癌
    E. 病

  • [单选题]常可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
  • A. 白喉杆菌
    B. 破伤风杆菌(bacillus tetani)
    C. 铜绿假单胞菌
    D. 百日咳鲍特菌
    E. 肉毒杆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rgerd.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