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发挥作用、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盖玻片(cover glass)、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消化道恶性肿瘤(digestive tract cancer)、密切接触(close contacts)、辅因子(cofactor)、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必须有(must have)
[单选题]关于纤溶系统的作用,正确的是
A. 纤溶系统与血液凝固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动态平衡关系
B. 血液凝固以后,纤溶系统才开始发挥作用
C. 出血性疾病完全由纤溶活性增强所致
D. u-PA激活PLG必须有(must have)纤维蛋白作为辅因子(cofactor)
E. DIC的高凝期即发生纤溶亢进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血细胞计数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计数白细胞时,用试管法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的方法
B. 用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时,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方法
C. 用盖玻片覆盖计数板时,需使其密切接触(close contacts)
D. 计数血细胞时,最常用的是0.2mm深度的计数池
E. 计数时应遵循一定方向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
[单选题]下列属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缺陷
E. 缺铁性贫血
[单选题]不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点的是
A. 急性型患者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B. 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小板抗体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关
C.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
D.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
E. 多数患者有脾大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见于
A. 扁桃体炎
B. 急性风湿热
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 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
E. 伤寒或副伤寒
[单选题]某次室间质评活动中,血清氯的靶值为98mmol/L,某实验室测定结果为101mmol/L,CCV为2.2,则该室血清氯检测VIS得分为
A. 231
B. 218
C. 166
D. 139
E. 97
[单选题]不会引起网织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
A. 溶血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失血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选题]正常男性成人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比例约为
A. 15%
B. 25%
C. 35%
D. 45%
E. 60%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lj6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