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病原菌(pathogen)、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有丝分裂(mitosis)、对称性(symmetry)、导电性(conductivity)、放射性标记(radiolabelling)、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光标记技术、真菌菌血症
[单选题]白喉杆菌培养特性为
A. 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最适生长温度35~37℃
B.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65~67℃
C.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55~57℃
D.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
E.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45~47℃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不是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是
A. 脑膜炎奈瑟菌
B. 大肠埃希菌
C. 伤寒沙门菌
D. 福氏志贺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单选题]只能短期重建造血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B. 造血干细胞
C. 造血祖细胞
D. 早期造血祖细胞
E. 晚期造血祖细胞
[单选题]FAB分型中,AML-M1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细胞的
A. ≥30%
B. ≥40%
C. ≥50%
D. ≥70%
E. ≥90%
[单选题]免疫荧光标记技术与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具有的优点
A. 敏感性更高
B. 可用电镜观察
C. 便于对细胞微细结构的分辨
D. 可同时检测多种抗原
E. 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
[单选题]直接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是
A.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B.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C.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
D.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E.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儿童血培养的采血量为
A. 8~10 ml
B. 10~15 ml
C. 15~20 ml
D. 1~5 ml
E. 5~8 ml
[单选题]第三代自动血培养系统通常采用的原理是
A. 放射性标记
B. 光电监测
C. 荧光标记
D. 测压
E. 测导电性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e06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