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主要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0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抑制作用(inhibition)、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方差分析、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葡萄球菌(aureus)、轮状病毒(rotavirus)、肠道病毒(enterovirus)、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有助于(helpful to)、埃可病毒(echo virus)

  • [单选题]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主要是

  • A. 轮状病毒
    B. 埃可病毒(echo virus)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柯萨奇病毒A组
    E. 柯萨奇病毒B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对总例数为N的k个处理组的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方差分析,其组间的自由度为
  • A. N-1
    B. N-2
    C. k-1
    D. k-2
    E. N-k

  •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 A. 红色和紫色
    B. 紫色和红色
    C. 紫色和无色
    D. 无色和无色
    E. 无色和紫色

  • [单选题]属于病毒基因突变的是
  • A. 交叉复活
    B. 互补作用
    C. 表型混合
    D. 温度敏感性变异
    E. 干扰现象

  • [单选题]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
  • A. 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 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 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 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 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

  • [单选题]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 A. 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helpful to)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B. 预测毒性大小
    C. 推测毒作用机制
    D. 预测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
    E. 以上都是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dxxe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