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首先提出循迹扫描原理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准确性(accuracy)、放射源(radioactive source)、电子束(electron beam)、中晚期(advanced)、膀胱癌术后(postoperative bladder cancer)、长方形(rectangle)、强贯穿辐射(strong penetrating radiation)

  • [单选题]首先提出循迹扫描原理的是

  • A. proimos
    B. Trump
    C. Takahash
    D. G.reen
    E. Umegaki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对于强贯穿辐射(strong penetrating radiation),环境剂量当量的测算深度是
  • A. 10mm
    B. 15mm
    C. 20mm
    D. 30mm
    E. 50mm

  • [单选题]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那一述说不对?
  • A. 对能手术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者或拒绝手术者,放射治疗疗效差
    B. 对局部病期偏晚,可采取先行术前放疗
    C. 单纯放射治疗对多数中晚期病人,可行根治性和姑息性放射治疗
    D. 术后放射治疗
    E. 姑息手术的病人进行放射治疗

  • [单选题]计划系统检测放射源的重建准确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手工计算
    B. 实际测量
    C. 正交放射胶片检测
    D. 双人交叉独立检测
    E. CT法

  • [单选题]长方形(rectangle)射野与其等效方野之间的转换,依据的是
  • A. Day计算法
    B. Loshek计算法
    C. Thomas计算法
    D. clarkson散射原理
    E. Green转换原理

  • [单选题]不计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剂量分布计算的精度应为
  • A. 1%
    B. 1.5%
    C. 2%
    D. 2.5%
    E. 3%

  • [单选题]对T1、T2a期膀胱癌术后(postoperative bladder cancer)最佳治疗手段为
  • A. 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
    B. 单纯膀胱切除
    C. 外照射加膀胱切除
    D. 组织间插植加膀胱切除
    E. 外照射加化疗

  • [单选题]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的高剂量“坪区”的形成原因是
  • A. 电子束无明显建成效应
    B. 电子束的皮肤剂量较高
    C. 电子束的照射范围平坦
    D. 电子束射程较短
    E. 电子束容易被散射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dgn7d.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