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重要意义(significance)、自律性(automaticity)、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常规心电图(conventional ecg)、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心电图特点(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单选题]关于Brugada综合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常出现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B. 多数患者常规心电图(conventional ecg)可见Epsilon波
C. 典型Brugada波的J点与ST段分界明显
D. 主要病理改变为右室心肌被脂肪组织所取代
E. 患者常因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室颤动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结构时,常用的检查切面是
A.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B. 心尖区四腔切面
C. 心底短轴切面
D. A和B
E. A和C
[单选题]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
A. 0°~+90°
B. 0°~+60°
C. -30°~+90°
D. 0°~+110°
E. +30°~+90°
[单选题]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B. 心动过速常呈突发突止的特征
C. 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
D. 心动过速时的P波与窦性P波相同或相似
E. 心动过速频率常为120~180次/分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房扑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B. 心房扑动的发生机制有折返机制和自律性机制
C.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房扑动-颤动或不纯性心房扑动
D. 心房扑动不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患者
E. 心房扑动的下传比例可为1:1、2:1、3:1、4:1等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A. 阴性
B. 阳性
C. 不能评价
D. 可疑阳性
E. 假阴性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4r3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