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2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婴幼儿(infant)、发病率、理论依据(theoretical basis)、川贝母(sichuan fritillary bulb)、白芥子(seeds of brassica alba)、参考答案、高年龄组(high age group)、交叉免疫力

  • [多选题]“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互根互用
    C. 阴阳协调平衡
    D. 阴阳相互转化
    E. 阴阳互为消长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下列有关流脑人群易感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由于从母体获得抗体,6个月内的婴儿很少发病
    B. 在流行年发病年龄可向高年龄组(high age group)移动
    C. 非同种菌群间交叉免疫力持久
    D.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E. 因可在多次流行中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故成人发病较少

  • [多选题]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的是( )
  • A. 热肿
    B. 寒肿
    C. 风肿
    D. 湿肿
    E. 痰肿

  • [多选题]治疗阴虚燥咳,用药应选用的药物是( )
  • A. 半夏
    B. 瓜蒌
    C. 白芥子
    D. 川贝母
    E. 桔梗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3ynr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