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1模拟考试冲刺试题153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1-06-03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1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1模拟考试冲刺试题153相关信息,更多2021模拟考试冲刺试题153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公务员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000元,其中2000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1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l万元
B. 甲无须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
C.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
D.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


2. [单选题]:小王把12600元钱存入银行A,年利息率为7.25%。如果他把这些钱存入银行B,年利息率是6.5%,那么他一年将少得( )元利息。

A. 47.25元
B. 84.5元
C. 94.5元
D. 194.5元


3. [单选题]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

A. 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 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D. 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4. [单选题]: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 )。

A. 实用性
B. 新颖性
C. 创造性
D. 显著性


5. [单选题]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

A. 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B.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C. 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D.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6. [单选题]:下面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

A. 遇害的战士家属
B. 修好了桥的桥身
C. 静静等待传来消息的人们
D. 给王老师打电话


7. [单选题]:《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箴了。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

A. 《韩非子》中所说的赛马的妙法,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也觉得很有道理
B. 外行人不懂得赛马的妙法
C.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不应成为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D. 赛马和处世的道理是一样的


8.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

A. 日出
B. 备课
C. 赠与
D. 恋爱


9. [单选题]: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 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 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 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10.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不通过招标方式签订合同的有( )。

A. 三峡工程
B. 世界银行资助的绿化项目
C. 修建高速公路
D. 农村土地承包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3qgqv.html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