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女,58岁,教师。查体发现左上肺占位2天。患者2天前常规查体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2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排尿功能(urinary function)、穿孔素(perforin)、白介素(interleukin)、遗传物质(genetic material)、足厥阴肝经、靶细胞(target cells)、免疫能力(immunologic competence)、适用于(suitable for)、来自于(comes from)

  • [填空题]患者女,58岁,教师。查体发现左上肺占位2天。患者2天前常规查体胸片发现左上肺野外带靠近侧胸壁处有类球形高密度影,直径约2cm,纵隔不宽,其他肺野未见结节影。进一步胸CT检查提示左上肺结节1.8cm×2cm,分叶状,有毛刺,无肿大纵隔淋巴结,余肺未见结节影。左乳阙如,呈术后改变。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消瘦、乏力等症状。10年前曾患左乳癌,T1N0M0,改良根治术后口服瑞宁德5年。既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无烟酒嗜好。已绝经5年。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0次/分,血压120/70mmHg。一般情况好,未及浅表淋巴结。左乳阙如,胸壁呈术后改变,右乳未触及结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啰音,心律齐,心率70次/分,未及瓣膜杂音。腹部平坦,无移动性浊音,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血生化:ALT 25U/L,AST 17U/L,TP 68g/dl,ALB 42g/L,Cr 0.7mg/L,BUN 10mg/L;乙肝五项:均阴性。

  • 为明确病变性质,下列方法中容易明确诊断的是( )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下列因素中,与眩晕病的发生有关的是( )
  • A. 外感风邪
    B. 忧思恼怒
    C. 恣食肥甘
    D. 劳倦过度
    E. 失血外伤

  • [单选题]关于淋巴瘤检查方法选择中,错误的是
  • A. B超适用于(suitable for)颈部淋巴结和甲状腺受侵的检查
    B. MRI是中枢神经系统、椎管内受侵的首选检查方法
    C. CT是腹、盆部淋巴瘤分期的首选检查方法
    D. PET或PET-CT是目前较公认的适于淋巴瘤治疗前分期和治疗后监测疗效的方法
    E. 在疑有淋巴瘤肌骨系统受累时首选CT检查

  • [多选题]男性,68岁,因膀胱癌TURBT后3个月复查膀胱镜时不慎于尿道球部戳出一2.2cm长的假道伴会阴部渗尿,此时最合理的处理为 ( )
  • A. 尿道会师术
    B. 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术
    C. 损伤局部留置尿道网状支架
    D. 经尿道留置尿管并保留两周
    E. 静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多选题]下列不是T细胞杀伤肿瘤的效应机制的是( )
  • A. CTL与靶细胞(target cells)接触产生脱颗粒作用,排出穿孔素插入靶细胞(target cells)膜上,并使其形成通道
    B. CTL释放颗粒酶、TNF、分泌性ATP等效应分子进入靶细胞(target cells),导致其死亡
    C. 活化的CTL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肿瘤需要协同刺激分子的辅助
    D. T细胞可以通过ADCC途径杀伤肿瘤
    E. T细胞杀伤活性约2/3来自于(comes from)穿孔素途径,而Fas/FasL诱导凋亡约占1/3

  • [单选题]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常用的细胞因子是
  • A. IL-11
    B. IL-2
    C. TNF-α
    D. TNF-β
    E. TNF-γ

  • [单选题]"通因通用"适用于(suitable for)( )
  • A. 脾虚泄泻
    B. 肾虚泄泻
    C. 食积泄泻
    D. 肠虚滑脱
    E. 以上均非

  • [单选题]下列病毒载体,不是基因治疗研究中最常使用的病毒载体有( )
  • A. HBV
    B. 慢病毒
    C. 逆转录病毒
    D. AAV
    E. 腺病毒

  • [多选题]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
  • A. 腰痛
    B. 妇科病
    C. 小便不利
    D. 疝气
    E. 呃逆

  • [多选题]参与控制肿瘤转移的免疫细胞是 ( )
  • A. NK细胞
    B. 巨噬细胞
    C. T细胞
    D. B细胞
    E. 以上都是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nrw4n.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