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苯胺蓝(aniline blue)、浆细胞(plasma cell)、脾肿大(splenomegaly)、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类肝素(heparitin)、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
[单选题]下列关于休克Ⅱ期微循环的变化错误的是
A.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都降低
B. 微循环变化特征是淤血
C.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开始松弛
D. 微静脉也可能扩张
E. 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加大毛细血管后阻力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早期缺铁性贫血时,可见以下哪组改变
A. 有贫血,血清铁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正常
B. 有贫血,血清铁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降低
C. 有贫血,血清铁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升高
D. 无贫血,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A.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B. 淋巴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C. 单核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D. 淋巴细胞系统恶性疾病
E. 浆细胞增生性疾病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81%,幼稚粒细胞10%,中性粒细胞5%,红系占2%,淋巴细胞2%,说明是
A. M1
B. M2
C. M3
D. M4
E. M5
[单选题]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
A. 白细胞明显增高
B.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C.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 Ph染色体阳性
E. 贫血、脾肿大
[单选题]Lancefield血清分群法的依据是
A. 致病性的不同
B. 产生溶血素毒素的不同
C. 血平板上溶血现象的不同
D. 细胞壁上多糖抗原的不同
E. 菌体表面蛋白抗原的不同
[单选题]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最常累及部位是
A. 口咽环
B. 皮肤
C. 甲状腺
D. 乳房
E. 骨骼
[单选题]血清铁减低见于
A.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肝脏疾病所致的贫血
D. 慢性溶血
E. 血色病
[单选题]TT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说明
A. 有肝素或类肝素(heparitin)样物质存在
B. 存在狼疮抗凝物
C.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D.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
E. 肝脏病变
[单选题]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2cm,Hb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80μg/dl,ALT 正常,Coombs试验阳性,诊断首先考虑为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黄疸型肝炎
C. 早期肝硬化
D. 缺铁性贫血
E. 肝炎合并继发性贫血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jyx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