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有关右位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1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内脏器官(internal organs)、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value)、右心室梗死(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左、右心室、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一些问题(some problems)

  • [单选题]有关右位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心脏因胚胎发育的原因可以反位,称右位心
    B. 常伴有腹腔内脏器官的反位
    C. 心脏的位置偏于中线右侧,心尖指向右下方
    D. 常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E. 如果心脏位于胸腔右侧,心脏并无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各房室之间的位置关系正常,称之为心脏位置右移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清楚显示下列心脏内部结构,但应除外
  • A. 左心室腔大小
    B. 主动脉内径情况
    C. 左心房的大小
    D. 二尖瓣结构情况
    E. 三尖瓣隔瓣回声情况

  • [单选题]正常人T波与QRS波群方向相同的原因是
  • A. 复极顺序与除极顺序相同,都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B. 心内膜与心外膜同时除极和复极
    C. 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与除极方向相反
    D. 除极与复极从室间隔开始向左、右心室推进
    E. 细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位最先开始复极

  • [单选题]以下为提示电池耗竭需要更换起搏器的指征,其中错误的是
  • A. 起搏频率下降10%
    B. 磁铁频率下降10%
    C. 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电压)下降15%<~20%
    D. 电池内阻明显增大
    E. 脉宽减少50%

  • [单选题]HRV时域分析的指标中不包括
  • A. 24小时内所有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
    B. 24小时内每两个相邻的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DD)
    C. 全程每5分钟时间段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
    D. 总功率
    E. 24小时内相邻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全程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

  • [单选题]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之间在心脏表面的分界是
  • A. 界嵴
    B. 梳状肌
    C. 乳头肌
    D. 界沟
    E. 室上嵴

  • [单选题]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大多为
  • A. 左前降支
    B. 左回旋支
    C. 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
    D. 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E. 右冠状动脉

  •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 [单选题]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评估心肌缺血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B. 可预测心律失常事件
    C. 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D. 联合其他心电监测技术有助于筛查出高危人群
    E. 正常值、敏感性、特异性目前尚存在问题

  • [单选题]在走纸速度为25mm/s的条件下,判断心电图机时间常数的方法是
  • A.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基线时所需的时间
    B.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C.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2mm时所需的时间
    D.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50%幅值时所需的时间
    E. 测量方波从10mm下降到3.7mm时所需的时间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g9xj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