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健康教育医学(中级)模拟练习题235相关信息,更多2023健康教育医学(中级)模拟练习题235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
A.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受试对象
B.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researchers)
C. 受试对象、研究人员(researchers)、实验因素
D. 受试对象、干扰因素、实验因素
E.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
2. [单选题]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
A. 0.4
B. 8.0
C. 10.0
D. 1.6
E. 2.0
3. [单选题]“健康教育”一词正式引用于我国是在
A. 19世纪初
B. 1948年
C. 1978年
D. 1984年
E. 1988年
4. [单选题]关于内暴露标志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外源性物质(exogenous agent)进入人体的可靠依据
B. 与外环境暴露比较可增加可靠性
C. 由于个体差异造成仅能定性测量
D. 常用于外源性致癌物的暴露水平
E. 可用于探讨肿瘤发生的病因
5. [单选题]与苯中毒密切相关的是( )
A. 低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意向性震颤
D. 白内障
E. 肢端溶骨症
6. [单选题]关于生产性粉尘的论述,错误的是
A.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一般在0.1~10μm
B. 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C. 粉尘被机体吸入多少与分散度的高低有关,分散度愈高的粉尘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愈多
D. 能够进入肺泡的主要是直径小于5μm的尘粒(石棉尘除外)
E. 中毒、致敏、致纤维化作用
7. [单选题]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A. 生活居住环境
B. 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C. 大气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我国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物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 )
A. 40%以下
B. 40%~54%
C. 55%~70%
D. 70%~80%
E. 80%以上
9. [单选题]“项目地区80%以上的孕产妇在孕期至少进行5次产前检查”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 信念目标
B. 知识目标
C. 健康目标
D. 教育目标
E. 行为目标
10. [单选题]通过与年轻母亲的交谈了解其是否缺乏婴儿喂养的知识和技能属于
A. 直接评估健康教育需求
B. 间接评估健康教育需求
C. 实施教育活动
D. 制定教育计划
E. 评价教育效果
11. [单选题]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
B. 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
C.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
D. 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人群健康素质
E. 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12. [单选题]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食物圈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大气圈、水圈、有机圈、无机圈
D.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圈
E. 生产圈、消费圈、分解圈、非生物圈
13. [单选题]增加母乳分泌的方法不包括
A. 多吸吮
B. 多喝汤
C. 多休息
D. 保持精神愉快
E. 按时哺乳
14.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清流行病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技术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因此仍遵循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B. 通过对血清中各种成分出现和分布的研究,阐明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C. 血清流行病学可用于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探索暴发事件的因素
D. 血清流行病学用于研究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不用于病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E. 预测,考核预防效果
15.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盲法
B.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C. 设立对照组
D. 不设立对照组
E. 统计学检验
16. [单选题]某人误食某种物质1小时候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肌震颤、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呼出气体有大蒜样恶臭,该人可能是
A. 有机磷农药中毒
B. 有机氯农药中毒
C. 亚硝酸盐中毒
D. 含砷杀虫剂中毒
E. 毒蕈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