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心律失常(arrhythmia)、重要意义(significance)、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度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heart block)
[单选题]几乎可以肯定是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引起的心律失常是
A. 窦性心动过缓
B. 心房颤动
C. 心房扑动
D.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heart block)
E. 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的频率范围多为
A. 150~180次/分
B. 100~200次/分
C. 130~170次/分
D. 120~160次/分
E. 100~150次/分
[单选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区别是
A. 房室分离
B. P波与QRS波群无关
C. 室性逸搏心律
D. PP间距小于RR间距
E. 心室夺获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A. 阴性
B. 阳性
C. 不能评价
D. 可疑阳性
E. 假阴性
[单选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A. 凌晨2~6时
B. 早晨7~11时
C. 下午17~21时
D. 夜间21~0时
E. 中午12~15时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成年人窦性心率<60次/分
B. 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C. 可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D. 窦性心率低于50次/分且有临床症状者,多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
E. 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单选题]关于右房室口解剖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右房室口呈卵圆形
B. 房室环上有3个三角形的瓣叶附着
C. 右心室壁上有3组乳头肌发出腱索与3个瓣叶相连
D. 三尖瓣复合体的共同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双向流动
E. 隔叶附着于右心室前壁之上
[单选题]关于希氏束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希氏束电位(H波)代表希氏束激动时的电活动
B.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放大增益到3mm/mV时,亦可清楚记录到H波
C. H波为双相或多相高频波
D. 心内记录H波时,应适当放大增益,纸速应设置在100~200mm/s
E. H波位于A波与V波之间
[单选题]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清楚显示下列心脏内部结构,但应除外
A. 左心室腔大小
B. 主动脉内径情况
C. 左心房的大小
D. 二尖瓣结构情况
E. 三尖瓣隔瓣回声情况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6qk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