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医源性(iatrogenic)、主要原因(main cause)、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god-pod))、暗视野(darkground)

  •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原因为母婴血型不合
    B. 孕母体内的IgM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C. 胎儿红细胞被母亲的同种抗体包被
    D. 胎儿红细胞上包被的母源性抗体针对的是胎儿红细胞上父源性的抗原
    E. 是一种被动免疫性疾病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睾酮的活性形式是
  • A. 丙酮
    B. 17-羟孕烯酮
    C. 5α-二氢睾酮
    D. 脱氢异雄酮
    E. 雄烷二酮

  • [单选题]3~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 A. 肝脏
    B. 脾脏
    C. 胸腺
    D. 淋巴器官
    E. 骨髓

  • [单选题]取水样便制成悬滴或压滴标本,在暗视野(darkground)见来回穿梭似流星状运动的细菌应疑似为
  • A. 产气肠杆菌
    B. 小肠耶尔森菌
    C. 霍乱弧菌
    D. 大肠埃希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 [单选题]只依据CD7抗原不能诊断T-ALL,原因是
  • A. CD7与部分B淋巴细胞有交叉
    B. 对CD7的检测不敏感
    C. CD7在T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出现较晚
    D. CD7在T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出现早,但消失也早
    E. CD7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有5%~10%的交叉反应

  • [单选题]临床上甲亢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Graves病
    B.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C. 亚急性甲状腺炎
    D. 垂体瘤
    E. 医源性甲亢

  • [单选题]尿糖检测
  • A. 还原法
    B. 重氮反应法
    C.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god-pod))
    D. 酸碱指示剂法
    E. 偶氮反应法

  • [单选题]肝细胞病变时,下列何种蛋白质合成不减少
  • A. 白蛋白
    B. α-球蛋白
    C. γ-球蛋白
    D. 纤维蛋白原
    E. 凝血酶原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6d83v.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