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持久性(persistence)、电冰箱(refrigerator)、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电视节目(tv program)、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主客观(objective subjective)、暗示性(suggestibility)、个别性、社会交往障碍(obstacles to social communication)
[填空题]患者男,3岁。据其父母反映,该儿童自出生后即与其他儿童不同,更少与他人有目光对视,对父母离开或回来时,没有任何的依恋或迎接的姿势,对别人的呼唤不理睬,开始说话的时间较晚,2岁时才学会叫妈妈,不会主动与人交谈,要同一种类型的玩具,看固定的电视节目,喜欢反复闻书本的气味或反复抚摸电冰箱的外壳。
病历中未提及的症状是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对于暗示性(suggestibility)不强的人或者7岁以下的小孩,可以采用( )
A. 电话催眠
B. 觉醒状态下催眠
C. 睡眠状态下催眠
D. 麻醉药物催眠
E. 自我催眠
[单选题]心理治疗关系建立的原则包括( )
A. 时限性
B. 个别性
C. 持久性
D. 回避性
E. 稳定性
[单选题]团体心理治疗问世于( )
A. 20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E. 20世纪60年代
[单选题]个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被称为( )
A. 感觉
B. 知觉
C. 意识
D. 行为
E. 注意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68n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