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甲型肝炎(hepatitis a)、具体工作(concrete work)、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相适应、管理体系有效性、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发生变化、满足要求(meet demand)
[单选题]下列交叉配血方法中,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IgG型)的是
A. 盐水介质法
B. Liss法
C. 聚凝胺法
D. 抗人球蛋白法
E. 酶法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患者韩某,常规血型鉴定时,出现患者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B强凝集;患者的血清与A1细胞凝集为1+,与B细胞不凝集。该患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为
A. A
B. A1
C. B
D. A2
E. A2B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及食欲不振,胸部及腹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 IgG抗体阳性,抗HBsAg抗体阳性,其余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梅毒
B. 艾滋病
C. 急性甲型肝炎
D. 慢性甲型肝炎
E. 急性乙型肝炎
[单选题]IS09001:2008标准对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的要求中不包括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足要求(meet demand)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指导员工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具体工作
E.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单选题]真核生物DNA复制延长中主要起催化作用的是DNA-pol
A. α
B. β
C. γ
D. δ
E. ε
[单选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患者的体内抗体会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生变化,有关急性期的血清学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生HIV感染后大约11天,用NAT方法可检测到血液中HIV-RNA
B. 感染后16天,可以检测到血液中HIV抗原
C. 感染后30天,第三代ELISA试剂可检测到HIV抗体
D. 初期阶段,感染后6天至6周,感染者可能有非特异的急性病毒感染症状,此阶段早期可能p24抗原阳性
E. 后期HIV抗体转阳
[单选题]单采粒细胞时,对献血员通常输入何药物,以防污染
A. 糖皮质激素
B.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 羟乙基淀粉
D. 低分子右旋糖酐
E. 5%糖盐水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vgn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