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制备抗血清首次与第二次之间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通常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8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放射免疫(radioimmunoassay)、间隔时间(interval time)、加强免疫(booster immunization)、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 sulfate)、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非放射性免疫测定、抗原刺激(antigen stimulation)

  • [单选题]制备抗血清首次与第二次之间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通常为

  • A. 3~5d
    B. 5~10d
    C. 10~20d
    D. 15~30d
    E. 40~50d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标记免疫技术按测定反应体系的物理状态分为
  • A. 放射免疫技术和酶免疫技术
    B.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和金免疫技术
    C. 荧光免疫技术和金免疫技术
    D. 均相免疫测定和非均相免疫测定
    E. 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免疫测定

  • [单选题]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时监测指标应选择
  • A. BT
    B. PT
    C. APTT
    D.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E. 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 sulfate)副凝试验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肝脏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特点的是
  • A. 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B. 有丰富的肝血窦,有利于物质交换
    C. 肝细胞内少量的酶为肝脏的物质代谢提供方便
    D. 肝脏有两条输出通路,即肝静脉与体循环相连、胆道与肠道相通
    E. 肝脏有丰富的亚微结构

  • [单选题]关于补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补体的存在与抗原性异物的刺激有关
    B. 补体的性质稳定,不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C. 补体活性检测的标本应尽快检测
    D. 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多数属于多肽类物质
    E. 以上均不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nzgwz.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