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胞嘧啶(cytosine)、氟康唑(fluconazole)、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sm)、甲基汞(methylmercury)、化工原料(chemical material)、地球表面(earth surface)、克汀病(cretinism)、各地区(each region)
[单选题]不会传播结核病的患者是
A. 痰涂片阳性结核患者
B. 痰培养阳性结核患者
C. 潜隐感染结核患者
D. 活动性结核患者
E. 复燃结核患者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在出生后前十年生长发育迅速,12岁达到高峰,而后逐渐萎缩的系统是
A. 淋巴系统
B. 神经系统
C. 生殖系统
D. 内分泌系统
E. 泌尿系统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A. 克山病
B. 氟斑牙
C. 黑脚病
D. 水俣病
E. 克汀病(cretinism)
[单选题]某鞋厂聘用外地数十名工人从事胶鞋生产。因长期接触制鞋用的化工原料(chemical material),工人普遍有头痛、头晕、恶心、皮疹等多种身体不适。其中有两人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工人们认为这两人是患了职业病。但厂方认为这两人系对化工原料(chemical material)过敏,不是职业病。要确定这两人是否患有职业病,应当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
A. 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主要因果关系
B. 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因素关系
C. 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
D. 病人临床表现以及个体差异之间的联系
E. 病人个体差异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each region),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 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 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 "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单选题]不良反应最小,可进入脑脊液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A. 克霉唑
B. 咪康唑
C. 酮康唑
D. 氟康唑
E. 氟胞嘧啶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病人
B. 非病人
C. 人群
D. 患病动物
E. 非病动物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lepr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