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连带责任(joint liability)、“和而不同”、丰富多彩(colorful)、国家机关、调解仲裁法、利玛窦来华、德国汉学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律面前、密切关系(close relationship)
[单选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 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 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 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 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单选题]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原则不包括( )。
A. 有序清偿原则
B. 限定继承原则
C. 连带责任原则
D. 全部清偿原则
[单选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41—44题。
A.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的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也最容易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即:汉学就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是比较清晰的,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close relationship)。日本在14—15世纪开始形成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汉学,它的历史有700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和研究,至今也有60多年的学术积累。
B. 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也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C.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的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脱,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致“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D.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一吏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划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教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E. 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F. 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
G. 汉学虽然有容易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H. 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
I. 时代和文化观念的不同造成了汉学研究的多样性
[单选题]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途径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
B.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C.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采用“一裁终局”
D.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单选题]根据表2,1995年~2003年间,工资增幅最大的行业是( )。
A.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B.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C.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j3k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