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1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溶菌酶(lysozyme)、抗凝剂(anticoagulant)、缓冲液(buffer)、聚苯乙烯磺酸钠(sodium polystyrene sulfonate)、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草酸盐(oxalate)、Ⅳ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etivity)、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unstable hemoglobin)、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 ( )

  • A. Ⅰ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etivity)
    E. 以上都不是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正常前列腺液可见到白细胞数为
  • A. 0~5/HP
    B. 5~10/HP
    C. 0~10/HP
    D. 10~15/HP
    E. 10~20/HP

  • [多选题]尿液细菌计数方法有
  • A. 倾注培养法
    B. 平板定量接种法
    C. 定量接种环接种法
    D. 计数板计数法
    E. 比浊法

  • [多选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包括:
  • A. 不稳定血红蛋白(unstable hemoglobin)
    B. 轻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 血红蛋白H病
    D. 血红蛋白Barts病
    E. 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单选题]血培养应采用的抗凝剂是
  • A. 乙二胺四乙酸(EDTA)
    B. 枸橼酸钠
    C. 草酸盐
    D. 聚苯乙烯磺酸钠(SPS)
    E. 肝素

  • [单选题]缓冲液pH值改变对电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偏离等电点越远的蛋白质,带电愈多,电泳速度愈快
    B. 缓冲液pH值越大所有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
    C. 缓冲液pH值改变使介质两端电压改变
    D. 缓冲液pH值越小所有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
    E. 缓冲液pH值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

  • [多选题]下列关于单向MLC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 单向MLC以刺激指数作为判断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指标
    B. 阴性分型法的SI=标准分型细胞对待测细胞刺激的cpm/待测细胞自身刺激的cpm
    C. 阳性分型法的SI=待测细胞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刺激的cpm/预致敏淋巴细胞自身刺激的cpm
    D. HLA-D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
    E. HLA-DP抗原只可用阳性分型法检测

  • [单选题]在滤过膜损伤时,尿液以( )滤出增多为主,当滤过膜损伤严重时,尿液中( )也将滤出
  • A. IgG,IgA
    B. IgE,IgA
    C. IgA,IgE
    D. IgG,IgM
    E. IgM,IgA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gj68e.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