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传播媒介(medi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冰乙酸(acetic acid)、节肢动物(arthropod)、稀释液(diluent)、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立克次体(rickettsia)、草酸盐(oxalate)、下层组织(lower-hierarchy)
[单选题]魏氏法测定血沉使用的抗凝剂是
A. 3.8%枸橼酸纳
B. 109mmol/L枸橼酸纳
C. 肝素
D. 双草酸盐(oxalate)
E. EDTA-K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某患者检验结果为:三酰甘油13.78mmol/L,总胆固醇4.91mmol/L,前β-脂蛋白增高,β-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则可考虑为
A.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C.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单选题]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条件是( )
A. 血小板数量增多
B. 微血管壁的结构正常
C. GPⅠ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lower-hierarchy)成分的存在
D. 血浆总蛋白,血液电解质浓度及pH值均正常
E. GPⅡ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lower-hierarchy)成分存在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A.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
B.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C. 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
D. 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关于立克次体(rickettsia)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B.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C. 菌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
D. 大多仅引起人类致病
E. 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单选题]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叶以上者超过
A. 2%
B. 3%
C. 4%
D. 5%
E. 6%
[单选题]符合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血小板减少
B. 凝血酶时间延长
C. 凝血时间延长
D. 血块收缩不良
E.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单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各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破坏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
B. 甘油:防止液体及乙醇挥发
C. 冰乙酸:破坏除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
D. EDTA:抗凝剂
E. 丙酮: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单选题]可引起血清M蛋白增高的疾病是
A. 多发性骨髓瘤
B.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C. 恶性淋巴瘤
D. 重链病和轻链病
E. 以上都是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5qz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