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病机制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2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骨肉瘤(osteosarcoma)、变态反应(allergy)、仰卧位(supine position)、前列腺癌骨转移(prostate cancer with osseous metastasis)、抵抗力(resistance)、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乳牙根管(primary teeth root canal)、颈静脉窝(jugular fossa)

  • [单选题]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病机制为

  • A. 窦壁黏膜下变态反应
    B. 乳牙根管(primary teeth root canal)感染
    C. 鼻窦开口阻塞后窦内黏液潴留导致窦腔膨胀扩大
    D. 窦壁黏膜下腺体轻度炎症或变态反应
    E. 龋齿使牙髓感染坏死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鼻咽癌"的特点,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 )
  • A. 临床无"颈静脉窝(jugular fossa)综合征"
    B. 鼻咽癌以鳞癌居多
    C. 肿瘤多位于咽隐窝
    D. 咽后淋巴结最易受累
    E.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多向外移位

  • [单选题]关于胸部正位的摄片目的,哪项是错误的 ( )
  • A. 观察肺部病灶
    B. 了解心及大血管的形态和大小
    C. 观察胸膜病灶
    D. 观察胸椎序列
    E. 观察纵隔肿瘤

  • [单选题]上腹部CT检查前,一般需口服稀释的阳性对比剂,通常检查前30min 1次口服的量是
  • A. 50~100ml
    B. 100~200ml
    C. 300~500ml
    D. 800~1000m
    E. 500~1500ml

  • [单选题]耳部CT常用的扫描体位是
  • A. 横断面,矢状面
    B. 冠状面,斜面
    C. 冠状面,矢状面
    D. 横断面,冠状面
    E. 横断面,斜面

  • [单选题]酸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 ( )
  • A. 成骨性转移瘤
    B. 前列腺癌骨转移
    C. 骨肉瘤肺转移
    D. 多发性骨髓瘤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佳CT扫捕时间是
  • A. 3~5周
    B. 第1周
    C. 1~10天
    D. 1~5天
    E. 1~3天

  • [单选题]对增强扫描原理和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 )
  • A.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会不同
    B. 不同的病变性质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会不同
    C. 当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时,图像对比减弱
    D. 增强扫描会使组织密度、形态、大小显示更为突出
    E. 增强扫描主要增加了组织间的人工对比

  • [单选题]耳部(颞骨)CT扫描合适的扫描参数是
  • A. FOV 40cm,高分辨率模式
    B. 256×256矩阵,层厚1~2mm
    C. 冠状面扫描,FOV 25cm
    D. 矢状面扫描,层厚3mm
    E. 高分辨率模式,层厚1~2mm

  • [单选题]以下关于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以渗出性和干酪性病变为主
    B. 好发于抵抗力极低、对结核菌素敏感性高的病人
    C. X线表现为叶段性实变,并可见急性空洞
    D. 因干酪样坏死明显,故传染性低
    E. 纵隔可见环样淋巴结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570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