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房室传导阻滞、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右心室(right ventricle)、右心房(right atrium)、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态心电图、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多选题]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A. 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B. 转变为房扑
C. 室性心动过速
D.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E. 恢复窦性心律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下列有关起搏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起搏器系统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组成
B. 脉冲发生器中有电池和负责各种功能的电路
C. 电极导线分单极和双极
D. 单极电极导线顶端电极为阳极
E. 电极导线顶端的固定方式可为被动固定或主动固定
[单选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A. 凌晨2~6时
B. 早晨7~11时
C. 下午17~21时
D. 夜间21~0时
E. 中午12~15时
[单选题]目前动态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使用的导联系统不包括
A. 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
B. 双极2通道导联系统
C. 双极3通道导联系统
D. 推导的12导联系统(EASI正交导联)
E. Frank导联系统
[单选题]交叉感知是指
A. 一个心腔的电信号被另一个心腔电路所感知
B. 心房电路感知了P波
C. 心房电路感知了肌电位
D. 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E. 心室电路感知了QRS波群
[多选题]P-R间期延长>0.21秒见于
A. 干扰
B. 交界性早搏
C. 等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D. 房室结慢经路向前传导
E.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多选题]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
B. 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C. 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
D. 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
E. 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
[单选题]关于心底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组成
B. 心底朝向左后上方
C. 上、下腔静脉分别注入右心房
D. 左、右肺静脉从两侧注入左心房
E. 心底后隔面、心包后壁与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等毗邻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B. 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一部分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C.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D. 如果逸搏心律的QRS波群增宽,阻滞部位大多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部位
E. 少数情况下可同时存在两个逸搏起搏点,引起逸搏心律不匀齐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A. 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 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D. 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 ST-T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3n7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