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哪一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4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无机物(inorganic matter)、红细胞、白细胞

  •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
    B. 第3~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
    C. 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
    D. 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
    E. 第1病日开始出现,第10病日达高峰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异养菌的特点是
  • A. 利用无机物为碳源
    B. 利用无机物为氮源
    C. 经无机物氧化获能
    D. 经光合作用获能
    E. 经有机物氧化获能

  • [单选题]关于出生后造血,错误的是
  • A. 淋巴器官产生淋巴细胞
    B. 出生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由骨髓产生
    C. 5~7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
    D. 长骨骨髓腔为脂肪细胞所代替称为黄髓,即失去造血功能
    E. 正常情况下,成人主要的造血器官是骨髓

  • [单选题]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 A. MCV<80fl;MCH<26pg;MCHC<0.32
    B. MCV<80fl;MCH<26pg;MCHC0.32~0.36
    C. MCV>80fl;MCH<26pg;MCHC<0.32
    D. MCV<80fl;MCH>26pg;MCHC<0.32
    E. MCV>80fl;MCH<26pg;MCHC0.32~0.36

  • [单选题]血小板第Ⅲ因子是血小板膜上的
  • A. 磷脂酰胆碱
    B. 磷脂酰乙醇胺
    C. 磷脂酰丝氨酸
    D. 磷脂酰肌醇
    E. 磷脂酸鸟氨酸

  • [单选题]HK法测定血糖所具有的特异性高于其他方法,主要是由于
  • A. HK只能催化葡萄糖的六碳糖磷酸化
    B. HK能催化除葡萄糖以外的六碳糖磷酸化
    C. HK耦联的指示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只能作用于主反应产物葡萄糖-6-磷酸
    D. HK耦联的指示酶不具有特异性,HK具有特异性
    E. HK法辅助酶不受其他物质干扰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0ke3v.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