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高质量(high quality)、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科学家(scientist)、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脑水肿(brain edema)、间质性(interstitial)、相控阵线圈(phased array coils)、布洛赫(bloch)、原子核(nucleus)
[单选题]关于射频线圈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表面线圈均是相控阵线圈(phased array coils)
B. 相控阵线圈(phased array coils)是由多个线圈单元组成的线圈阵列
C. 表面线圈主要用于接收信号
D. 正交线圈可用于射频发射或MR信号接收
E. 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不能同时工作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SF序列质子密度加权像TR通常为
A. 20ms
B. 100ms
C. 500ms
D. 1000ms
E. 2500ms
[单选题]CT质量控制是指
A. 管理检查者
B. 管理被检者
C. 监测和维护成像设备系统的一种方法
D. 减少被检者辐射剂量
E. 要求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B.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C.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D.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E. 利用音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A. 5年
B. 10年
C. 20年
D. 30年
E. 40年
[单选题]有关脑水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管源性水肿是血脑屏障破坏所致
B. 细胞毒性水肿是由于钠与水进入细胞内所致细胞肿胀
C. 间质性水肿是由于脑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D. 血管源性水肿增强扫描水肿有异常对比增强
E. 细胞毒素水肿常见于急性脑梗死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rzv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