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龈下菌斑通常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4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利多卡因(lidocaine)、对称性(symmetry)、主导作用(leading role)、全口义齿修复、普鲁卡因(procaine)、磨光面外形(polished surface)、青春期龈炎(puberty gingivitis)、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

  • [单选题]龈下菌斑通常为

  • A. 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
    B. 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
    C. 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
    D. 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
    E. 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患者,女,59岁,全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初戴时检查发现义齿基托边缘未达到唇颊黏膜的转折处,如不修改,造成的主要后果为
  • A. 患者不适
    B. 患者恶心
    C. 不利于义齿的稳定
    D. 不利于义齿的固位
    E. 不利于基托形成磨光面外形(polished surface)

  • [单选题]毒性最大的局麻药是
  •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布比卡因
    D. 丁卡因
    E. 甲哌卡因

  • [单选题]平滑面早期龋临床特点是
  • A. 呈白垩色点或斑,一般无主观症状,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B. 呈白垩色点或斑,遇冷热刺激时可出现疼痛
    C. 呈白垩色点或斑,可出现在牙齿的任何部位
    D. 呈白垩色点或斑,探针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
    E. 浅龋洞形成,遭受外界刺激时可有反应

  • [单选题]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
  • A.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B. 耳屏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C. 耳垂至鼻尖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D. 耳屏至鼻尖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E. 耳屏至口角连线的中1/3段

  • [单选题]女,19岁。上前牙松动1年,检查:上中切牙松动1度,探诊深度7~8mm,X线片显示骨吸收达根尖1/3处,上、下第一恒磨牙近、远中探诊深度5~7mm,X线片显示均有弧形吸收,其他牙无牙周袋及骨吸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青春期龈炎(puberty gingivitis)
    B. 慢性牙周炎
    C.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
    D. Down综合征
    E. 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

  • [单选题]在龋病的多种致病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 宿主牙
    B. 唾液
    C. 食物
    D. 细菌
    E. 时间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qjy8e.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