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政治关系(political relations)、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应运而生(emerge as)、国家机器、特别规定(special provisions)、徇私枉法罪、生活节奏(pace of living)、政权机关、犯罪分子、利用职务之便(the using official post convenience)
[单选题]105 . 2005 年,大中城市郊区蔬菜每亩平均产值是南方早、晚稻每亩年均产值的约多少倍?
A. 3.16
B. 4.23
C. 4.52
D. 5.08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多选题]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法律制度
B. 政治组织
C. 政治法律设施
D. 政治关系
[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出现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的由国务院裁决
B.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
C. 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撤消
D. 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地的,授权和被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消
[单选题]下列对文章第1、2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生活节奏(pace of living)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呼唤营养全面的快捷食品,但目前这方面的食品奇缺,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B. 在一些大商场、大超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但某些小商品,例如扣子就很难能买到;各种服务行业日趋五花八门,但某些特殊服务,比如帮助残疾人做什么事,就很少有
C. 市场“盲点”经常使消费者陷入困窘,那是因为用时即使跑断腿儿,磨破嘴儿,也找不到一种特殊服务或一件急需商品
D. 消费者的需求即提供了商机,比如,现在不少人节假日向往回归山野,贴近自然,因而山野旅游露宿帐篷等消费品便应运而生,可惜价格不菲,影响了销量
[多选题]关于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有( )。
A. 犯罪主体不同
B. 犯罪手段不同
C. 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D. 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
[单选题]甲、乙两人沿直线从A地步行至B地,丙从B地步行至A地。已知甲、乙、丙三个同时出发,甲和丙相遇后5分钟,乙与丙相遇。如果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为85米/分钟、75米/分钟、65米/分钟。问AB两地距离为多少米?
A. 8000米
B. 8500米
C. 10000米
D. 10500米
[单选题]4,3,2,0,-3,-8,( )
A. -15
B. -16
C. -17
D. -18
[单选题]①我们以后再看他的时候,就不会像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样不带任何偏见
A. ②而是倾向于寻找那些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第一印象相符合的信息
B. ③我们也不会去注意所有的信息
C. ④而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D. ⑤即使碰上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我们也往往会寻找借口,“自圆其说”
E. ⑥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
F.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G. ①②③④⑤⑥
H. ⑥⑤③②④①
I. ⑥③②①④⑤
J. ⑥①④③②⑤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k9y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