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烧伤外科学中级2023精选每日一练(08月31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3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0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烧伤外科学中级2023精选每日一练(08月31日)相关信息,更多烧伤外科学中级2023精选每日一练(08月3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临床上评价营养不良的依据,正确的是

A. 较标准体重低10%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B. 较标准体重低1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C. 较标准体重低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D. 较标准体重低1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0g
E. 较标准体重低1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25g


2. [单选题]下列哪种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always keep)有效血供

A. 心脏移植
B. 肝移植
C. 皮瓣移植
D. 肾移植
E. 胰腺移植


3. [单选题]下列临床诊断休克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A. 有诱发休克的致病因素存在
B. 原有高血压者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较原水平下降50%以上
C. 意识异常,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试验阳性(指压后再充盈时间>2秒),黏膜苍白或发绀
D. 脉搏细速>100次/分,尿量<20ml/h或无尿
E.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10.7kPa(80mmHg)、脉压<2.67kPa(20mmHg)


4. [单选题]烧伤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特点,不正确的是

A. 早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后括约肌开放
B. 随着休克进展,前括约肌舒张,后括约肌收缩
C. 伴有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
D. 后阻力增加,可减少血管内液体外渗
E. 微循环的变化得不到纠正,加剧组织的缺血、缺氧


5. [单选题]休克时动脉乳酸盐浓度超过8mmol/L者,病人死亡率可达到

A. 30%
B. 50%
C. 60%
D. 100%
E. 75%


6. [单选题]治疗Cushing溃疡出血的手术指征不包括

A. 保守治疗无效
B. 12小时内出血超过1000ml
C. 12小时内出血超过2500ml
D. 反复大出血
E. 合并穿孔


7. [单选题]关于麻醉前用药,下列正确的是

A. 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药可产生遗忘和镇静作用
B. 哌替啶有时可出现"遗忘"呼吸现象
C. 地西泮可产生解除恐惧、引导睡眠和遗忘作用
D. 阿托品不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E. 东莨菪碱不产生镇静和遗忘作用


8.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烧伤包扎疗法的适应证

A. 门诊治疗的小面积烧伤病人
B. 会阴部创面
C. 婴幼儿或不合作的成年人(如休克期烦躁不安者)
D. 植皮后为了固定皮片或制动关节活动和保护供皮区创面
E. 需要转运的病人


9. [单选题]重度烧伤是指

A. Ⅱ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B. Ⅱ度烧伤面积10%~29%
C. 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10%~19%
D. 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
E. 烧伤总面积在7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0%以上


10. [单选题]关于复苏的定义,正确的是

A. 指心脏按压
B. 指人工呼吸
C. 指容量治疗
D. 指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措施
E. 指一切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


11. [单选题]患者排出乳白色或米汤样尿液,加入乙醚后可使混浊尿液变清。可定性为

A. 脓尿
B. 乳糜尿
C. 晶体尿
D. 血尿
E. 气尿


12. [单选题]正常状态下的热氮比为

A. 100kcal:1g以下
B. 120kcal:1g
C. 125~150kcal:1g
D. 250kcal:1g
E. 250kcal:1g以上


13. [单选题]肝移植术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急性排斥反应
B. 慢性排斥反应
C. 血管并发症
D. 胆道并发症
E. 感染性并发症


14. [单选题]关于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A. 局部红肿,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
B. 水疱较饱满,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
C. 水疱较小,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
D. 水疱扁平,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
E. 创面无水疱,感觉消失,皮温低


15. [单选题]硬脊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 血压下降
B. 尿潴留
C. 头痛
D. 局麻药毒性反应
E. 全脊髓麻醉


16. [单选题]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

A. 260~280mOsm/L
B. 270~290mOsm/L
C. 280-300mOsm/L
D. 290~310mOsm/L
E. 300~320mOsm/L


  • 查看答案&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ew9lvq.html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