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L-酒石酸耐受试验通常应用于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5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广泛应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尿沉渣镜、关键作用、火箭免疫电泳(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s 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β-溶血性链球菌(β-haemolytic streptococci)、鞭毛抗原(flagellar antigen)

  • [单选题]L-酒石酸耐受试验通常应用于 ( )

  • A.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s 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
    B.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C.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D. 酸性磷酸酶染色
    E.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面哪项试验不用于免疫性溶血的检查
  • A. 抗人球蛋白试验
    B. 冷热溶血试验
    C. 冷凝集试验
    D. 自身溶血试验
    E. 抗体释放试验

  • [单选题]目前临床尚在开展且广泛应用的方法为
  • A. 华氏反应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
    B. AP-CH50检测补体活性
    C. 火箭免疫电泳检测补体成分
    D. 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含量
    E. 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检测

  • [多选题]下列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是
  • A. C反应蛋白
    B. β2-微球蛋白
    C. 甲胎蛋白
    D. α1-抗胰蛋白酶
    E. α1-酸性糖蛋白酶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 A.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
    B.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C. 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
    D. 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
  • A. C1
    B. C2
    C. C3
    D. C5
    E. C9

  • [单选题]下列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常见致病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β-haemolytic streptococci)A组12型
    B. 尿沉渣镜检几乎均有红细胞增多
    C. ASO通常在感染后10~14 d开始升高
    D. 清蛋白降低
    E. γ-球蛋白降低

  • [单选题]与炭疽芽孢杆菌毒力有关的细菌性抗原是
  • A. 菌体多糖抗原
    B. 表面抗原
    C. 荚膜多肽抗原
    D. 芽孢抗原
    E. 鞭毛抗原(flagellar antigen)

  • [单选题]可以引起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是
  • A. 葡萄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链球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淋病奈瑟菌

  • [单选题]通常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基是 ( )
  • A. 改良罗-琴培养基
    B. 卡-布培养基
    C. 沙氏培养基
    D. 血平板
    E. 亚碲酸钾培养基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ew8080.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