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发病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6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雌激素(estrogen)、硬皮病(scleroderma)、牵牛子(kaladana)、番泻叶、骨髓巨核细胞(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巨核细胞生成、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性肝炎(induced hepatitis)

  •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发病机制是

  • A. 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
    B.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C.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障碍
    D.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 有抗血小板抗体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水肿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首选药物是
  • A. 大黄
    B. 牵牛子
    C. 番泻叶
    D. 巴豆
    E. 芒硝

  • [单选题]未经治疗测得抗核抗体较高的疾病是
  • A. 慢性活动性肝炎(induced hepatitis)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硬皮病
    D. 干燥综合征
    E. 类风湿关节炎

  • [单选题]下列脏器检查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右肾下垂易误认为肝大
    B. 左肾下垂易误认为脾大
    C. 肾脏触诊常采用双手触诊法
    D. 正常胰腺很容易触到
    E. 健康人的肝脏一般触不到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eeg35q.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