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能鉴别Mg, AgNO3, 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2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相互关系(relationship)、经济建设(economic construction)、中国国情(chinese situation)、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伪劣产品(shabby products)、不法行为(malfeasance)、公平交易权(the right to fair exchange)、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省长白山、生态系统研究(ecosystem research)

  • [单选题]能鉴别Mg, AgNO3, 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HNO3
    B. KOH
    C. BaCL2
    D. NaClO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the new high-speed railway plan is .
  • A. technical issues
    B. safety of the system
    C. financial problems
    D. maintenance of railway tracks

  • [单选题](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毎小题3分,共12分)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 A.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B.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对其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成为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C.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ecosystem research)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20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D. 第一自然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E. 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F. 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G. 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H. 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 [单选题]On my desk is a photo that my father took of________ when I was a baby.
  • A. him
    B. his
    C. me
    D. mine

  • [单选题]个别地方出现了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销售伪劣产品坑害农民的现象,这种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①自主选择权 ②知情权 ③公平交易权(the right to fair exchange) ④求偿权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单选题]荷花玉兰花中花药明显长于花丝。( )
  • A. 正确
    B. 错误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9ry8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